明溪漱石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16章 马世奇,穿越必备: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,明溪漱石,我去读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马世奇,字君常,号素修,江苏无锡人。祖父马濂,嘉靖庚戌(公元1550年)进士,曾任桂林知府;父亲马希尹,万历壬子(公元1612年)贡生,任职太仓儒学。马世奇自幼聪明出众,与其弟孝廉马世名一同刻苦学习,被誉为“平原二龙”。他十八岁时成为秀才,三次考试均名列前茅,时人称他为“小三元”。此后,他每次考试均获得冠军,他与马世名在家中设立名为“澹宁居”的书房,共同研习同门录、尚书义等经典,并加以分类编排。因此,丁未(公元1607年)、庚戌(公元1610年)之后,天下学子争相模仿他们的学习方法,将“澹宁居”作为备考的重要参考。天启元年(公元1621年)辛酉,马世奇以恩贡身份参加廷试。甲子年(公元1624年)中举人,辛未年(公元1631年)中进士,又改任庶吉士。壬申(公元1632年)四月五日,朝廷在午门赐百官麦饼宴;重阳节,又在皇极门赐糕。这些都是久已废弃的皇家礼仪,官员们纷纷赋诗十篇,以纪念这一盛事。癸酉(公元1633年),马世奇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。崇祯皇帝勤于政事,每三天上一次早朝,凌晨四鼓就离开后宫上朝。朝中大臣大多迟到,唯有马世奇总是最早到达。每当宫门未开、辅臣未到时,灯火昏暗中与他相对而坐的,只有刘理顺(谥号文正)。

戊寅(公元1638年),崇祯皇帝思念二祖列宗,考虑到本支子孙繁衍众多,且朝廷连年用兵,百姓生活困苦,于是命令词臣分别前往各地藩王府,传达天子体恤百姓的心意。马世奇负责山东、湖广、江西等地,行程二万里,传达诏书给二十位藩王。己卯(公元1639年),马世奇主考江西乡试,录取刘渤等一百三十三人。刘渤素有“江西侨肸”之称,且在丁卯(公元1627年)被倪倪文璐(谥号文正)拟定为第一名。不久,马世奇遭遇父丧,于壬午(公元1642年)十月北上奔丧。当时战事日益紧张,他在淮阴停留。癸未(公元1643年)抵达京城,升任左春坊左中允。周延儒(宜兴人)再次被召回朝廷时,马世奇正在家中,为他饯行时极力陈诉东南地区民力已极度匮乏,应当尽快减免拖欠赋税,让百姓得以安居。因此,周延儒入朝后奏请朝廷,得到批准。等到马世奇入京时,周延儒已离任。不久,周延儒又被逮捕,赐令自尽。他的门生故吏,那些自称曾在他幕府中受益的人,担心受到牵连,纷纷躲避。唯有马世奇料理他的后事,毫不退缩。他还主持了武科会试,录取二百名士子。他提出策略说:“如今想保全自身和家庭的人,正处于像船只与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三国之无上至尊

绿茶包子